关于我们

Nanosemantics是俄罗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跑企业。公司创立于2005年,专长领域为应用语言学、互联网技术及提供优质客户服务。

聊天机器人与商业对话框界面

主要投资人:

伊戈尔·阿什马诺夫(Igor Ashmanov)与娜塔莉亚·卡斯佩尔斯卡娅(Natalia Kasperskaia)

总经理:

斯坦尼斯拉夫·阿什马诺夫(Stanislav Ashmanov)

基金会成员:

Nanosemantics是“Skolkovo”基金会参与方及“NeuroNet”国家科技计划参与方。

公司历史

1997
2001
2008
2009
201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基里尔·佐罗基(Kirill Zorkii):

    “我们用于训练信息精灵的第一个话题是大象。米哈伊尔·沃洛维奇打造了一个不成熟的女孩形象,这样在交谈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她的性格和聊天方式开玩笑。我的两个信息精灵是刺猬销售员和彼得洛维奇。彼得洛维奇只是个可以一起聊聊个人生活的邻家男孩,而刺猬销售员则负责向顾客推销刺猬,他能够将谈话重心放在刺猬上并不断引领顾客回到这一话题。”

    1997

  • 伊戈尔·阿什马诺夫(Igor Ashmanov)萌生了打造聊天机器人的想法,并与身边的专家们分享了这一概念。由此,包括基里尔·佐罗基(Kirill Zorkii)、安娜·弗拉索娃(Anna Vlasova)、阿列克谢·伊万诺夫(Aleksei Ivanov)及米哈伊尔·沃洛维奇(Mikhail Volovich)在内的一支专家队伍开始了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2001

  • “阿什马诺夫合伙人”公司开展了利用自然语言进行人机对话项目的研发工作。在A.L.I.C.E.程序的基础上,基里尔·佐罗基(Kirill Zorkii)打造了一款可以创建俄语聊天机器人或信息精灵(information elves)的引擎。第一个虚拟聊天者的形象是一个可以和用户讲关于大象的笑话的信息精灵。

    2008

  • 我方为猎头公司“Rutec”推出首款商用机器人客服娜斯佳。随后我方为Ru-Center及DeltaCredit银行创建了聊天机器人,并为连锁购物商店“Eldorado”打造了客户服务系统,帮助经验不足的买家完成购物。
  • 娜塔莉亚·卡斯佩尔斯卡娅(Natalia Kasperskaia)加入该项目并成为Nanosemantics公司的主要投资人之一。

    安娜·弗拉索娃(Anna Vlasova),语言学部门经理:

    “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想要和聊天机器人愉快地交谈。比如说有人很喜欢养孔雀鱼,那么他的聊天机器人就会了解关于孔雀鱼的一切,甚至是笑话。这样,用户就能获取并应用相关知识。要知道文章是一回事,而对话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如果这个人有自己的个人网站或者在LiveJournal上有自己的博客,那么他就可以将聊天机器人加载在自己的网页上。这样一来,即使他本人不在线,他的机器人也可以在博客上24小时回答关于养鱼的问题。最初我们就意识到,机器人不仅应该实现人机对话,同时也该做到机器间对话,这样不同的机器人就可以在某一领域一较短长。”

    2009

  • www.iii.ru 项目启动。通过该项目任何人均可以创建自己的专属聊天机器人并将其加载于个人网站或博客上。该服务获得多项大奖,如“Rotor 2009”、“金网站2009”、“WebReady2009”及“Plushev 2009”。
  • 聊天机器人引擎获得进一步完善,现在可承载数百万用户同时进行操作。
  • 为电影“第九区”开发了首款语音互动式横幅,并为连锁商店“M-Video”官网开发了首款虚拟促销员。

    2010

  • 为Yota公司打造了首款虚拟技术客服。
  • 推出www.iii.ru的同类英文版产品 Inf.net
  • 2010年12月,www.iii.ru注册用户已经达到50.4万,信息精灵总数超过百万。

    基里尔·佐罗基(Kirill Zorkii):

    “在语言学家眼中,我们的技术就像是玩具。比如说, ABBYY从事机器翻译,他们的专家试图深入分析理解文本结构、句法表象和语义表象。为此他们进行了长达20年的准备工作,这才刚刚推出了Alpha版。而我们的精灵主要依靠语义试探规则进行文本识别,而非依赖深入分析,因为我们使用的编写语言可以针对不同试探规则进行识别。这种模式依赖于上下文,而不需要做大量无用功来一一举出所有可能情况,并重复人类可以实现的功能。”

    2012

  • 推出首款越南语聊天机器人。在研发过程中,我方团队引入了来自越南的语言学家。该虚拟机器人被加载于搜索引擎www.wada.vn上。从语言学角度看,越南语相当复杂。因此,该款机器人被用于测试我方研发的虚拟对话技术是否足够强大以及是否可以不依赖于某一具体语言运行。

  • Nanosemantics成为“Skolkovo”基金会参与方。

    2013

  • Nanosemantics为福特Kuga推广网站开发了“会说话的汽车”聊天机器人。该项目进入2013年digital cases Top 10榜单。
  • 我方为Beeline哈萨克斯坦通讯公司开发了虚拟机器人达娜。该项目在“水晶耳机”奖中获得“最佳技术奖”。

    2014

  • 我方为多家大型企业研发了在线客服,其中包括Webmoney、TKS银行、VTB24、Binbank、Netbynet、Tricolor TV、Yota、Beeline哈萨克斯坦、Headhunter、Bankir.ru、MUH及Atlant-M。
  • 我方为Moscow Credit Bank官网设计了首款对话系统,该系统兼具聊天机器人功能、操作员功能及回访功能。
  • 用户总数突破120万,信息精灵总数超过340万。

    2015

  • Nanosemantics和Skolkovo基金举行了“图灵测试”大奖赛(首个俄语聊天机器人官方大奖赛)。大赛胜出者为来自圣彼得堡“Inobot”公司的机器人索尼娅。在与索尼娅进行对话的过程中,47%的评委认为对话另一方为人类。

    2016

  • 公司推出Inf.ai服务,即为网上商城及零售商提供SAAS服务。该服务可在网站上通过单一窗口与客户沟通并提供所需服务。
  • Nanosemantics在2016年获得俄罗斯互联网大奖赛“国家与社会”奖及“技术与革新”奖。

    2017

  • 随着聊天机器人的传播与流行,商用机器人需求增加。一年间,Nanosemantics完成了30个商用项目,其客户涵盖各个行业,其中包括Sberbank银行、Raiffeisen银行、西伯利亚石油公司(Gazprom Neft)等。
  • Nanosemantics加入NeroNet技术市场发展行业协会。

    2018

  • 斯坦尼斯拉夫·阿什马诺夫(Stanislav Ashmanov)成为公司总经理。基里尔·佐罗基(Kirill Zorkii)转向新项目研发工作担任科技发展顾问。
CONTACTS

Vereyskaya st., 29 bld. 134 Moscow, Russia 121357

'Vereyskaya Plaza 3' business center